开通学校主页 全国免费电话:400-619-8866  学校大全 - 职教学校动态
400-619-8866 工作日:8:00-21:30
周六日:8:00-21:30
站内消息 退出登录 我的店铺 网站首页
涿州市技师学院
店龄10年36天总访问量82385、今天1、昨天8、前天5
奇迹,在这里发生 涿州市劳动技工学校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14-11-20 09:34点击率:94我要分享
      一年零三个月,一座占地面积238亩、投资3亿多元、可容纳在校生1.2万人的高标准、现代化劳动技工学校拔地而起,在人们惊叹的目光中,屹立于涿州市开发区,这就是涿州市劳动技工学校。
  走进校园,庄重恢宏的办公大楼、教学楼,3000平方米的实训车间,一流的实训设施,高标准的运动场,无不令人赞叹。办公大楼墙壁上金光闪闪的牌匾告诉记者,这里已成为独具特色的河北省进京务工人员培训鉴定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农村转移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台湾富士康集团模具人才培养基地。
  看到今天的辉煌,谁又能想到,13年前,这所学校一年只招收了38名学生,教职工3个月未开工资。学校的老职工说:这就是一个奇迹!那么,奇迹是怎样发生的?
  凝人心:拼搏实干成就辉煌
  2000年1月1日,时任该市劳动局培训科科长的鲁清海临危受命,来到该校担任校长。当时涿州市劳动技工学校只招收了38名学生,教职工3个月未开工资。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鲁清海没有抱怨,他在想,怎样尽快让学校步入正轨。首要问题是解决教职工的工资问题,可当时学校没有钱,而且春节快到了,鲁清海瞒着妻子用自家房产作抵押,向银行贷款20万元,补发了拖欠的工资,又用这笔钱修建了学校的道路,整治学校的环境等。
  为学校的发展,鲁清海跑政府各个部门,寻求政策支持。他征得政府同意,将临街的土地拍卖,用于归还所欠外债;对原来建校时兼并工厂的300多名职工给予补偿,并纳入社会统筹保险范围。有时间,他和教职工谈心,广泛征求意见。有这样一个拼搏实干的领头人,教师心齐了,劲足了。
  在涿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新校区建设项目于2010年正式批准立项,同时被列为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2011年2月28日,项目全面开工。
  鲁清海与学校基建工作队的全体人员进驻建筑一线。原副校长王泽华和工会主席刘金秋已是年近60岁的人,每天认真按照施工图纸和要求对现场进行勘查,确保各项建筑工作落实。在学校建设资金不足的前提下,涿州市政府解决建设资金问题,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为避免拖欠建筑工人的工资,他们积极和建筑施工方进行协调,将工资及时足额发放。
  人心齐,泰山移。从项目开工后,仅仅400多天的时间,新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了学校发展的巨大飞跃。
  转观念:变教育人为服务人
  “技校办学,必须与生源市场、就业市场的需求合拍,把学生由教育对象转变为服务对象,             
  树立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用人单位服务的市场办学理念。”鲁清海说。
  为此,他组织全校教师开展大讨论,转变固有的观念,使教师的理念都转到市场化办学的理念上来。他带领全校职工深入山区、农村、走入京津,耐心解答学生家长的种种疑虑。同时,他走访了北京、天津等地的100多家企业,摸清市场用人需求,向企业推介自己的办学特色,并与部分企业达成用人协议。
  经过周密的市场调查,学校根据需求开设了计算机应用与维修、机电一体化、办公自动化、汽修、机械加工等多个专业,近年来,又新增了数控机床、电工电子、家政服务、模具加工、餐旅服务等20多个专业,这些专业已成了学校的“金牌”专业,招生人数每年都大幅增加,现在在校生已达4200多人。
  由于设置专业紧贴市场需要,学生未毕业即被用人单位签约,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多年来,一批批学子通过在这里学习,拥有了一技之长,走出校门即找到各自的岗位。在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人才的同时,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也得到大大提升,不仅本地的学生抢着报名,周边市、县的学生也慕名前来。2004年,涿州市劳动技工学校被河北省评为“省重点技工学校”,2006年又晋升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学校发展走上了蓬勃发展之路。
  辟新路:多种模式借力发展
  近几年,许多北京的央企、国企大型科技型企业纷纷落户涿州,这些企业急需大量技术人才,使得具有专业素质的技术工人成为炙手可热的“抢手货”。涿州市劳动技工学校瞄准企业市场对各类技术工人的需求,不断探索办学模式,强化校企联合办学机制,目前已与中国航天信息集团、中国钢研院、华北铝业等多家企业达成了人才培养和科研项目合作协议,为众多央企、国企提供了人才支持,减少了企业对于今后发展人才短缺的后顾之忧。 
  该校还与富士康集团创立了“订单培养”模式,为企业培养专门人才。2011年,学校被富士康集团确立为全国32家科研开发基地之一,并为学校投入10台机器人用于模具加工开发和实训,目前双方共建的富士康模具班已形成了地方性独具特色的技能人才培养的典范。
  依靠毗邻北京的优势,学校坚持人才对接、培训对接的错位发展思路,积极对接北京搭建人才输送平台。每年根据北京市场需求,开展家政、餐饮、乘务员培训等面向第三产业的培训活动,近年来共输送了餐旅服务类、家政服务类等1.2万余人,这些进京务工人员叫响了京城,北京的各大服务餐饮等企业纷纷前来招人。
  与此同时,学校充分发挥涉农专业体系建设和农村转移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的优势,开展畜牧、沼气、病虫害、种植、养殖等20多个门类的实用技术培训,带动就业3850人。同时,还针对下岗人员、贫困家庭子女开展岗前技能培训,近年来共培训3890人次,使他们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家庭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我们将把主攻目标放在培养高级蓝领技能人才身上,为企业储备更多更好的实用技能人才,为推动城镇一体化服好务,努力打造河北最大的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面对未来,鲁清海已然成竹在胸,信心满怀。
回到顶部